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美丽家乡 - 文化传承
发表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作者:欧贤东 编辑:long 有306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漫步龙山禅寺

漫步龙山禅寺

欧贤东

龙山禅寺,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龙山村的大山深处,与国家4A级风景区——龙硿洞相隔一山比邻而居,距龙岩中心城市约一小时的车程。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个参禅悟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绝好去处。

古朴的山寺,依山而建,高峻安然。走进寺门,恍若走进天界,大有超凡脱俗、飘然欲仙的感觉。高大的寺庙,气宇轩昂。寺后,海拔1400多米的龙宫山,宛若金銮殿龙椅坚实的椅靠;山寺左右,青龙白虎,绿竹古树,相互映衬,恰到好处;寺前,层峦叠翠,清朗开阔,令人赏心悦目。徜徉其间,不由使人阐发“脱尘凡求自在何曾自在,忘有我得安然终得安然”的禅思。难怪释迦牟尼的弟子会这样情有独钟迷上这片清悠的热土。

据《龙岩县志》记载,龙山禅寺原名龙山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年的167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开山鼻祖乃一代禅师晃权和尚。龙山寺自创建以来一直享有盛名。她的名气,不仅与她绝妙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休戚相关,更与她亦禅亦农、禅农并举的兴寺模式密不可分。遥想当年,在这远离喧嚣的深山老林里,虔诚的佛门弟子伴着晨钟礼佛参禅,踩着暮鼓荷锄晚归,这种自食其力、悠然自得,既可修心又能健体的桃园生活,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人们不辞劳苦、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把青春托付给如来、观音,托付给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据说鼎盛时期,小小龙山寺竟然容纳了九十九位和尚、数百个居士、上千名信众,拥有近千亩的竹山、数百亩的油茶和几十亩的梯田。就是这种亦禅亦农的体制,养活了一茬又一茬的信众,普渡了一代又一代的从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可能是到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一位沐浴着龙山寺佛光长大的青年走出大山、走进科场,登上了翰林学士神圣的殿堂。当朝圣明的皇帝在了解了这位饱学之士的成长过程后,知道了大山里的这座古寺,大加赞赏,欣然题匾,嘉封“龙山禅寺”。皇帝的嘉奖,使龙山禅寺声名远扬、香火更旺,后来竟成了龙岩佛教的总寺,方圆百里的出家弟子都必须集中到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然后举行隆重的剃度皈依大礼。斗转星移,龙山禅寺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尽管这期间有欢歌也有悲泣,但她始终傲立苍穹,即便惨遭太平天国、十九路军和文化大革命几场大火的洗劫,也一直屡废屡兴香火不断。

改革开放使龙山禅寺如沐春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热情关心和广大信众的大力支持下,禅寺的主殿和生活配套用户进一步修复;释光良大师牵头从福州请来工程师,制定了重振禅寺雄风的宏伟规划;岩山乡党委、政府也正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把龙山禅寺及其周围的景观与岩山水蜜桃生态农业基地一道,列入龙硿洞旅游线路的总体规划统一开发。众人拾柴火焰高,岁逢盛世万事兴。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龙山禅寺这一三百年古刹定能再展雄风、再铸辉煌!



相关专题: 文化之旅
专题信息:
  欧贤东:闽西凤凰落美山(2019-10-9 7:48:51)[3945]
  欧贤东:自古龙门多英才(2019-6-25 23:41:13)[4205]
  欧贤东:云起碧潭万物淳(2019-1-5 20:12:07)[2665]
  欧贤东:醉美捷步(2015-10-17 16:06:19)[5951]
  欧贤东:泪眼迷蒙忆师恩(2015-5-20 13:52:19)[254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 2007-2021 LongYanRen.cn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45889号-1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